高中

必读

基于小学科学课的STEM课程设计-张军霞

完整内容请查看以下文件: 基于小学科学课的STEM课程设计-张军霞下载

家庭项目式学习优秀案例之十六|昆虫界的建筑大师——蚂蚁

本案例由深圳市盐田区机关幼儿园分部火星班陈跃升口述,经妈妈整理并润色。  一、寻找主题 一天,妈妈带我在家看旧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我三岁半坐在山脚下正在哭鼻子的照片,妈妈说,那是我爬山的时候被蚂蚁咬了。当我听到自己是被蚂蚁咬哭了,于是对妈妈说我讨厌蚂蚁,妈妈却对我说:“蚂蚁是昆虫界的智慧明星,它们是社会性昆虫,还是了不起的建筑大师……”妈妈越说越来劲,可我却表示不相信,妈妈说,盐田区的老师们发布了家庭项目式学习指南,干脆我们就以“蚂蚁”为主题,展开我们的项目式学习吧!  二、制定规则 妈妈说她只做规划设计,给我很多不同的任务,具体的操作需要我自己完成。我们商量之后,制定了这次项目式学习的规则: 1.不懂就问,自己动嘴查资料,自己动手画记录; 2.遇到困难先想办法,耐心等待、认真观察; 3.既然是探究,会成功,就会有可能失败,要做好心理准备,失败了不能哭。 三、查询资料 1.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音箱等语音查询“蚂蚁”、“社会性动物”、“蚂蚁为什么会搬家”、“与蚂蚁有关的故事、儿歌”等; 2.网络寻找关于蚂蚁、蚁穴等视频介绍; 3.查找蚁后、雄蚁、工蚁、兵蚁的高清图片及分工。  四、实施过程 (一)了解蚂蚁 正式开始之前,我通过语音询问的方式,对蚂蚁有了大致的了解。 蚁科(Formicidae),体长2~20毫米,触角膝状,9~10节,腹部基端有1~2个结节,最易识别。营“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每一巢群中有雄蚁、雌蚁及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性工蚁(有些种类工蚁中,有上腭发达的兵蚁)。大部分种类雌蚁及雄蚁具翅,而工蚁、兵蚁无翅 。蚁类为杂食类,有些种类捕食昆虫,有些取食植物种子,有些种类取食蚜虫及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也有专食菌类的。在室内,蚂蚁常取食人类的食物。 (二)放置蚂蚁 用环保凝胶模拟泥土,小心翼翼的将蚂蚁放在蚂蚁城堡中,封闭出入口,撒少量食物,引诱蚂蚁。 (三)观察蚂蚁 观察蚂蚁在城堡中的状态,在纸上对凝胶的状态进行记录,看看蚂蚁是什么时间开始建筑蚁穴的。 (四)蚂蚁的分工 妈妈说,不是所有的蚂蚁都要干活,他们的分工不同。在等待蚂蚁熟悉新环境的过程中,我通过智能音箱,详细了解了蚁后、雄蚁、雌蚁、工蚁、兵蚁的分工、外观。我知道了: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又称蚁王,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是不发育的雌性,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没有生殖能力。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 4.兵蚁:“兵蚁”是对某些蚂蚁种类的大工蚁的俗称,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通过观察,我买来观察的蚂蚁都是工蚁和兵蚁。我有点担心,没有管理它们的蚁后,这些小兵会筑巢穴吗?妈妈让我别着急,先观察观察。 (五)等待分工 在等待蚂蚁分工开始筑穴的过程中,我通过智能音箱,了解到更多和蚂蚁有关的趣事儿。 谁负责繁殖?一般的蚂蚁都是雌性的,但它们不负责生育,只有蚁后生育。一个蚁巢中也培养一批雄蚁和雌蚁,它们不工作,只是进食生长,都有翅膀,到成熟后一起飞出蚁巢交配,交配后雄蚁很快死亡,雌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筑巢,脱去自己的翅膀,成为蚁后,产卵发展一个新的蚁巢. 蚂蚁的寿命有多长?蚂蚁的寿命比较长,个别蚂蚁的寿命长得惊人, 蚁后寿命可长达20年。但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构所致,是其繁荣的基本因素。  五、总结反思 妈妈的感受:在被蚂蚁咬后,孩子对这种动物产生厌恶感,我们常说,再平凡的人,也有闪光的地方,小动物也一样,它们身上也有很多不平凡的地方。于是想通过观察蚂蚁挖掘洞穴的过程进而对蚂蚁的特点进行项目式学习。拆开快递看到蚂蚁的那一刻,我有预感,这次观察可能会失败,孩子会很伤心。但转念一想,就算失败,也是个很好的教育。项目式学习原本就是在探究中进行,无论成功失败,这个过程都会让孩子受益匪浅,比如:知识储备的更新、学习态度(认真、细致、坚持)的提升、正确价值观的植入等等。整个过程中,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对事物的新鲜感、好奇心让我备受鼓励,虽然他认字不多,但是不妨碍他通过智能化手段解决“十万个为什么”。我想,项目式学习今后在我们家会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