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齐探“理”想,九转功成
青春中展激情,激情中现思维。展理科风貌,乘“理”逐梦想;现文理之和,借势筑青春。上虞中学为响应学科教学项目化、学科学习长周期化的时代趋势,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于12月2日在师生的拭目以待中拉开了第二十七届“牛顿杯”科技实践活动汇报演出的帷幕。
创意理科情景剧、创意多米诺骨牌、创意化学实验、牛顿杯微记录、校园景观设计、画说原理、理科情景剧海报设计,上虞中学“牛顿杯”科技实践活动二十七年的风雨结晶,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环节,在舞台之上缓缓铺陈而来。
1
顺当下势,展未来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滚滚而前,科技与时俱进。翩翩少年郎,用他们青春的眼光,观现状,辨当下,思飞千里,绘未来之景。
高二(2)班的同学在《杀死那个新冠》的表演中,手捧眼前之水,为观众带来明理后的清凉,他们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的“后疫情时代”,用夸张的漫画手法,拟人的表现方式,将新冠病毒与人体防线的一次次裹血力战展现于眼前。脆弱而顽强的生命下,是一类类细胞的浴血奋战;嬉笑与风趣的背后,是对新冠防控与疫苗接种的呼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高二(3)班的学生以哲理切入,看见当下的社会环境,看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势。他们以汽车尾气成分入手,论污染气体之弊,析清洁能源之功。
潜龙虽在渊,但蓄势待发。台上的莘莘学子,用演员的身份,已为社会之发展,人类之未来,发出了自己的声声长吟。
2
寄情于术,献礼百年
赤子之心不改,百年历史不忘;科技展未来,更镌刻历史的记忆。在多米诺视频展示的环节中,透过小巧精致的多米诺骨牌,透过闪动着画面的大屏幕,传达出的是虞中学子向党和国家献礼百年的热忱之心。红军的漫漫长征路,“三座大山”的伟大翻越,五星红旗的迎风飘扬,五环的连缀与重现,高二各班寄真情于骨牌,物小情深,意浓志更远。
瀚海观星台、航天史发展进程、火箭型电梯、太阳光能、血月……这些充满浪漫与创意的字眼,正出自高二(9)班的创新设计作品“上虞中学的太空馆——starry sky”之中。远观建党百年来中国航天史之发展,近看当下神州十三号的航天成功,九班的学子活用书中之“理”,用理性之思,素手之巧,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浪漫星河之游。
百年须臾成过往,而今日的新鲜血液们,“长缨在手”,敢问“缚住苍龙”,更待何时。
3
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小小的一方舞台,困不住思绪的翩飞;短短的五分钟,挡不住真理的光彩。各班将书中之“理”融入生活,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俏皮有趣的语言,寓教于乐,让“知识”活了起来。
一场啼笑皆非的“相亲图鉴”,一部可测量体重的神奇电梯,高二(4)用有趣的表演形式、新颖的背景设置,于欢笑中解释了有关失重的奥秘。一场有趣的“浴场奇遇记”,一方离奇的“吃人浴池”,高二(8)班在幽默的叙事下展现了对化学置换反应的灵活应用。而高二(7)班,则围绕着法拉第先生的一次“划时代发现”,以其饱满充溢的情绪,深刻独到的观后思考,解开了有关磁生电的谜团。
知识,可用于发明创造,也可用于解决日常疑惑;知识,可来自于三尺讲台,也可来自于逗趣与机敏之中。各班学生各展神通,幽默中不失严肃,欢笑中不失思考,悦身心,探究真,“理”识“理”趣,信手拈来。
4
激情碰撞,思维盛宴
创新,承前人之智;创新,更是启未来之识。短短十几分钟的化学实验视频展播,展现的是学生们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之上,感受其趣,领悟其妙的专注神情,掌中火焰、显色效应、法老之蛇、大象牙膏……新奇而有趣,有趣而又有思考,化学的魅力,正在于此。
而高二(8)班“鱼跃龙门”的景观设计,以知行合的理念,为虞中更添一份光彩,一份精致的模型,是多少个日夜的辛苦结晶,其中凝聚的不仅是思想的光芒,更是对虞中校园沉甸甸的爱。
暮雨朝云年暗换,长沟流月去无声,上虞中学第二十七届“牛顿杯”科技实践活动汇报演出在掌声中落幕。
历时两周半的长周期项目化学习,终是在舞台之上焕发出熠熠光芒。一出情景剧,是活起来的“理”想;一次多米诺骨牌的排列,是动起来的“理”想;一份精致的模型,是做出来的“理”想。“理”之思绪万千,“理”之路途万千,但“俱往矣”,虞中的未来,社会的未来,还看今朝在渊潜龙!
工作动态
《校服设计》项目式学习
此项目源于浙美版教材中的《我设计的服装》与《青春风采》两课。经访谈调查,大部分同学不喜欢或者认为现在的校服有待改进。因此,将教材上有关服装设计的内容统整为一个项目,分为访谈调查、任务分解、设计实践、班级发布、校园发布5个阶段。本项目主要涉及美术学科,时长9课时,分别在7年级和8年级中开展。
01
访谈调查: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出发
通过教师的随机访谈,调查学生们是否满意现在的校服设计,具体不满意体现在哪些方面?满意在哪些方面?是否有意愿为银实设计一套新的校服。
02
任务拆解: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设计思路
服装设计师需要怎样的必备素养与技能?校服设计图需具备哪些要素?学生从设计师的思维与技能两个层面展开思考与设计。
03
校服设计:在实践中体会服装设计师创作
如何像服装设计师一样绘制效果图、平面图并撰写设计说明?根据自己设定的设计主题思考设计过程,并用不同绘画媒材完成校服设计图。
04
班级发布:初次展示后进一步调整设计
分班分小组发布主题校服设计图,学生通过班级发布会了解作品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品。
阶段五:跨年级校服设计成果发布会
必读
内部新闻
PBL项目化学习,探索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12月17日,第二实验小学正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学习成果展示会”,这是该校“让校园更美好”PBL项目学习周活动的最后展示汇报活动。在展示区,以班级为单位布置着丰富、真实、个性化的作品,吸引着老师和同学们驻足欣赏。班级代表正在详细讲解他们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在主会场的舞台上,高段学生小组代表侃侃而谈,向大家分享了为期3天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所思、所得。学校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让教室里的学生、线上的家长见证他们的创想。活动最后,根据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学校颁发了 “PBL‘5C’少年”、“最佳组织奖”、“最佳成果奖”、“最佳人气奖”等不同的奖项。
班级代表展示PBL项目化学习成果
第二实验小学作为项目化学习和SETAM基地学校、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教研基地学校,秉承“发现自己 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以“如果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你做得有多好”为校训,在双减政策下,该校通过项目化学习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进而撬动学生高阶认知,培养学生5C素养。
据悉,为顺利开展本次项目化学习周活动,第二实验小学在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早在9月初,学校就成立了PBL智囊团队。围绕让校园更美好的主题,他们向全体学生进行问题征集活动,随后向大队干部征集意见拟定项目十大主题,供全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自主选择。在北师大项目化学习研究院的学术支持下,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确保学习顺利开展。
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学生们根据十大主题绘制了精美海报,并参与设计编排开幕式,为活动开展增添色彩。最后在12月14日,全校师生一起群策群力,共同协作,举办了一场奔赴未来、奔赴梦想的PBL项目活动周开幕式。学生们纷纷表示:“项目化学习周又来了,实在太期待了!”
项目化学习启动仪式中校长致辞
本次项目活动周在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中圆满落幕。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自主参与项目化学习,连项目化活动周启动仪式、活动开展、闭幕会展也是由学生参与组织与策划。学校相关老师表示:“在这样基于学生真实问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和受到他人关注的愉悦,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样的良性循环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探索,以及学习价值的认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第二实验小学将进一步探索项目化学习,在真实世界里,让学习绽放更精彩的滋味!
学科课程实践
我是小设计师
本案例由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三(4)班吴欣潼家庭提供。
这个春节,静悄悄。一座座城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了,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痛心疾首却无能无力,唯有居家自行隔离,保护好自己,及时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有一群人,他们是黑夜的一道光,点燃了整个夜空,是巍峨凛然的青山,屹立不倒。我们平安居家的同时,他们的逆风而行,用仁爱和信仰坚守着生命的防线。他们是谁呢?有为众人抱薪者——李文亮医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钟南山院士,有仁心去痛驱疾痼的——白衣天使......是这一群英雄,用生命拯救生命。所有人有道不尽的感谢,或是录制一首歌,或是写一篇文章,或是绘上肖像画,表达对英雄们深深的敬意。
一、选择主题
在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根据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全家开展了以“我是小设计师”为主题的家庭项目式学习。为表达我们全家对抗疫英雄的感谢和敬仰,此次家庭项目式学习目标是完成一套(6张,12面)含有中英文诗经植物文化、绘制英雄人物肖像的明信片。
二、制定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家庭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更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则和任务。我们三个人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头脑风暴出了各自承担的任务和遵守的约定。
六、总结反思
欣潼:这次项目式学习是我第一次成为主角学习。刚开始,我特别高兴,因为终于有机会成为家庭的主要负责人来组织这次学习。我先在家里组织爸爸妈妈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围绕我是小设计师开展。我从妈妈的手机上找到学校发的这个项目式学习的文件,仔细读了一遍,有些地方不是很懂,请教了爸爸和妈妈,很快,我就从暑假我们购买的一套明信片找到了灵感。我想要给抗疫战士们送上自己绘制的明信片。日常我和爸爸妈妈通过电视知道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初是来源蝙蝠,后来在武汉的一个市场开始了疫情。我在电视上看到很多的抗疫战士们,他们日夜奋战在武汉各大医院,我帮不上什么忙,但我可以用我手中的笔表达我心中的感谢。有了目标后,我们开始进行资料的搜集了。我做事有点没有耐心,刚找到一些,就不想再查下去了,爸爸妈妈一直鼓励我,我硬着头皮查下去,把找到的资料截屏,再请教妈妈如何归纳整理。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用百度搜索关键词查资料,还画了6个英雄人物的肖像画,6种诗经植物素描。虽然画了三天,我的手都酸了,但一想到是送给那些抗疫的英雄,我就暗暗坚持画下去。而且我还学会了中英文在线翻译。不过,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遇到困难会闹情绪,做事情有些急躁,少了些耐心。我希望以后自己能改掉这些不好的地方。
潼妈:这次的家庭项目式学习,基于传承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特色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将美术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以及简要的数学测量和统计,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借助手机、电脑在百度上查询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提取和归纳,在实践中,锻炼了孩子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习抗疫英雄们的精神,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了我们最好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生于忧患,什么是精致利己,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同舟共济,什么是众志成城,什么是祖国有难,我必回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人人都是战斗的主角。除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要科学甄别各类信息,要对世界,对中国,对武汉充满信心。乐观不是口号,它需要我们对信念的坚守,对科学常识的尊重。比如“戴口罩、学会洗手”。这一切,离不开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钟南山院士,他让所有中国人在疫情面前看到曙光。那便是知识的力量。
...
工作动态
成果展—— “一亩田”的幸福点滴
在 “春华中队”小农夫们的细心呵护下,最初亲手播种的小种子已经长成了油光发亮的小青菜。一眼望去,绿油油、鲜嫩嫩的小青菜,高昂着头,正盼着小农夫们去采摘呢!
/ 大自然中体验耕种生活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种植基地的建立,让孩子们从课堂走向自然,从课本走向实践。传授知识不再拘泥于封闭的空间,项目化学习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近自然,在项目中接受新知识,享受收获的喜悦!
播种新希望
播种对小农夫们而言是一种欣喜又新鲜的体验,他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翘首以盼,轮流播种,菜园里热火朝天,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幸福采摘
一段时间之后,菜园里已是满园的绿色,孩子们斗志昂扬,劲头十足,手持小锄头,手挎小袋子,兴致勃勃地采摘着亲自种下的小青菜,你采一把,我采一把,互帮互助,此刻的他们,嘴角微微扬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内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此刻的校园,响彻了他们爽朗、欢愉的笑声。
制作爱心菜肴,共享劳动果实
秋收之际,孩子们将播种的小青菜采摘回家,此刻的小农夫们,一个个化身成小厨师,将简单的小青菜进行各种搭配,为父母烧制一道道爱心菜肴,与家人共享丰收之乐。
/ 分享喜悦,收获成长/
我的美丽日记
由一颗小小的种子,到破土而出;从一株小小的幼苗,到硕果累累;一点一滴,都刻在春华中队孩子们的脑海里。他们用稚嫩的文字,记录下一次次成长的感受。
画笔下的小青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