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由深圳市盐田区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五(6)班刘宇城家庭提供。
背景
这是一个特别的假期,正值庚子首义革命起义120年之际,本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了神州大地,牵挂着中华儿女的心。我们不是医生,无法走到一线抗击病毒,只能默默待在家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宅家也是一种对疫情防控默默的支持和贡献,还能跟随老师的脚步进行有趣的项目式学习,跟父母亲一起看自然、涨知识、懂人文,发现生活中科学的美好。
接下来,就带领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这个有趣的项目式学习吧!
| 一 | 寻找主题 |
疫情期间,有一艘来自全球最大的邮轮公司——嘉年华邮轮公司(CarnivalCruise Line)的“钻石公主(Diamond Princess)”号邮轮,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这艘邮轮号称是“公主号”系列船队中体积最庞大、设施最完善的世界顶级豪华邮轮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十五大最豪华邮轮之一,犹如一座海上可移动的超豪华型五星级度假村。在这次疫情中,由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曾经在邮轮上停留了5天,然后加上邮轮的特殊构造、公共空间接触频繁、防疫工作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邮轮上3711名船员与乘客中共有634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我很同情邮轮上的乘客和工作人员,他们经历了一场恐怖的海上之旅。同时,我也很好奇像“钻石公主”号这样重达11.6万吨、主要由钢铁构成的“庞然大物”,为什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个庞然大物在水中的沉与浮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决定开始我的“谁主‘沉’‘浮’”探索之旅。
| 二 | 制定规则 |
确定了主题之后,我和妈妈就迫不及待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制定出我们的学习规则:
1.查找资料。
2.准备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3.我负责进行试验,妈妈负责帮我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和视频。
4.根据实验结果来进行总结与反思。
| 三 | 查找资料 |
我们很快通过查找书籍和网络资料了解到可能与沉浮有关系的一些因素,比如物体的材料、体积、重量、排水量等等。可是,决定沉浮的决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一块钢铁放入水中会很快沉下去,而一艘钢铁做成的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呢?于是,我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准备进行3组实验。


| 四 | 动手实验与展示分享 |
1.不同材料的物体放入水中:硬币、凤尾夹沉下去了,铅笔是浮着的,从这个实验我知道了木头制品可能比金属类制品更容易浮在水面。
2.不同材料构成的、相同形状与体积的物体放入水中,我发现有的沉,有的浮。
3.相同材料、相同重量,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我发现有的沉,有的浮。
| 五 | 总结反思寻 |
通过实验,我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更容易沉。
2.两块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两个不同的形状,排水量大的更容易浮起来。
从实验的结果我联想到,要想一艘船能够在水面上漂浮不下沉,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它的排水量,不是材质和重量本身。所以一枚硬币会沉入水中,而11.6万吨重的“钻石公主”号却能够浮在水面上航行。得到这个结论的我高兴极了,我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验明白了物体的“沉”与“浮”。而且我也通过这次项目式学习,感受到了许多我们平时看似平常的现象,它们的背后却都蕴藏着我们意想不到的知识,构成了我们现在的大千世界。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父母的话】
刚开始听说“项目式学习”这种方式时,我们有些犹豫,担心为了了解某一个知识点,要查找资料、制定规则、进行制作实验等等,会不会花费了孩子太多的时间,到底值不值得?可是在陪伴孩子积极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的主动思考与思维拓展,看到了他因为实验失败后不断总结从头再来的坚持与毅力,看到了他成功后溢于言表的喜悦与自豪,我们才明白之前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值得的!我们相信这种通过更多自己主动思考、探索、动手而学习到的知识,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烙印,更激发他热爱科学、不断创新的意识与能力。